订阅
2021年10月8日是第24个 全国高血压日 血压要知晓,降压要达标 高血压 高血压已成为威胁全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。我国最新的疾病调查数据显示,18岁以上居民中,有超过1/4的人患有高血压,而控制率仅为16.9%,高血压的防治形势非常严峻。 由于很多患者存在认识误区,严重影响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。以下这些误区,千万要注意! 高血压患者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 没有症状,不需要治疗 多数高血压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,但需要注意的是,高血压的危害不在于是否伴有明显症状,而在于血压持续升高,对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会造成严重损害,还可并发脑卒中、心力衰竭、尿毒症等疾病,后果不堪设想。所以,一旦确诊为高血压,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接受正规治疗。 误区二 早期拒绝服用降压药 很多40-50岁的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,不愿意服药,担心会对降压药产生 “耐药性”,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,这种想法是错误的。降压药不是抗生素,不会产生“耐药性”。 越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,越能更好地保护血管,预防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,避免心梗、心衰、中风、肾衰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。 误区三 降压药有副作用,能不吃就不吃 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,但它们造成的影响并不严重,且可控。相比来说,降压药的副作用远小于疾病对身体的损害。伤肾最主要的是高血压,不是降压药,服用降压药进行正规治疗,利远大于弊。秦皇岛天气网 误区四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缓慢、平稳的原则。如果血压下降速度太快,会有较大的低血压风险,还可导致心、脑、肾等重要脏器出现缺血现象,很可能带来致命危害。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4周-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。年轻的高血压患者,降压速度可稍快;老年人、病程较长且有合并症的患者,降压速度则可稍慢。 误区五 血压高了就吃药,正常了就停药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,一旦确诊必须坚持终身服药。部分患者在服药过程中,认为血压正常平稳便自行停药,这样不但会促使血压再次上升,还会导致血压波动,出现病情反复,进而引起更严重的问题,比如中风、心绞痛、心梗等疾病。因此,血压得到控制后,不可停药,也不可盲目减量,需长期坚持降压治疗。 值得警惕的是,高血压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,所以年轻人不能掉以轻心。为了您的生命健康,在全国高血压日来临之际,和家人一起测个血压吧! END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